為幫助在職涯中摸索的年輕人找到方向,世界領袖教育和平基金會社青團清大校友會9月與社青團科技聯誼會聯合舉辦一場與眾不同的職涯講座「AI×半導體×Zen」,以AI為主題,邀請台積電副理李昭德為半導體產業結合AI提出第一手的趨勢分析。
該講座同時結合禪(Zen)的體驗,現場近150位與會者在新竹市東區禪修會館負責人方惠梅的引導下,體會如何以「Zen」作為生活挑戰的解方。眾人在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師父開過光的道場裡,放鬆身心接佛光,感受正能量,體驗禪的美好。
社青團科技聯誼會會長、創意電子測試整合處處長吳信賢說:「AI發展的重點在『人』。」他以自己跟隨悟覺妙天師父禪修多年的經驗認為,AI結合半導體的健康永續發展模式,應該是「以禪的精神,透過半導體載體,來發展AI應用。」
工程師的研發能力可以透過AI達到倍數放大,但AI並不是「真」的人工智慧,它沒有自我意識、情感、信仰及真實的理解力,而是透過學習大量的數據識別規律,再依此提供最佳輸出。它看起來聰明,其實本質上是執行被程式設計好的演算法。
吳信賢表示,這場演講中分享工作經驗,提供的是資訊,但他的體悟是,多年禪修印心佛法所得到的超生命力、超智慧力和超能力,才是他從容面對AI帶來快速變動的職涯挑戰的真正關鍵。
《《禪天下》採訪了禪修印心佛法多年的半導體相關產業科技人,請他們分享AI對工作領域的影響,以及如何應用AI並結合禪的力量,幫助他們在工作及生活上得到提升的精采過程。
李昭德 禪創造AI無法取代的和諧心靈
AI可以提升工作效率,但禪可以帶來平靜的力量,這是科技無法取代的。雖然許多低階人力或高階創造力可以藉由生成式AI來替代,但只有「人」才能禪修,AI不能。
「唯有越來越多的人修行、禪定,讓正能量集體共振,才能達到真正和諧的社會。」李昭德說;再從另一角度看,因為AI能幫助人類釋放生產力,減輕工作量,所以可以有更多時間來禪修,提升心靈層次。
李昭德也分享,他每天早上從住家開車到竹科上班,車程至少40分鐘,禪修的好處之一,是讓他在壅塞的車陣裡能保持心情平靜,以愉悅的心情迎向一天的開始;上班開會再忙碌,他都會自然而然地提醒自己:「與人互動要心平氣和,溝通上對事不對人」,許多事都不強求,他相信上天自有安排。
張開昊 禪讓心智能量提升,駕馭AI
隨著AI及大語言模型演進,未來可能出現AI代理人(AI Agent)在半導體製程與設備上擔任顧問身分。AI賦予產業更高的生產能力與效率,前提是要懂得與AI互動。AI提供各種解決方案,但若自身能力無法良好解讀AI回饋的訊息,幫助就有限。也就是說,自身的心智能量要提升,使用AI的效果才能加分。
他非常推薦科技人來禪修,因為禪的力量可以讓各方面的能力加乘放大,許多國際論文早已證實,禪修在提升學習能力上確實有效。
張開昊的親身經驗是,修禪後,格局提升,做事更能掌握方向。他曾參與許多產品開發專案,某次團隊遇到一個棘手的專案,進行一段時間都沒有結果,當時大家都毫無頭緒,後來他靜下心來觀照所有方案,都看不到成功跡象,於是果斷採用一個曾在會議上提出,但未被採納的方法,沒想到竟很快得到成果。後來他代表公司在頂級期刊發表論文,這個成功案例一直置放在公司官網首頁。
廖家鴻 快速高壓時代,禪常保心流狀態
科技人特別需要禪修,因為不論設計晶片,或是開發測試平台去除錯誤,都相當燒腦。他以自己為例,聯發科現在的主營業務不再限於手機,許多案子幾乎都同時進行,對腦力、體力和心力都是挑戰,業界同仁過勞、失眠和情緒化等問題,早已屢見不鮮。
如何讓身體健康、心情美麗?「靠AI顯然不行,禪修才是解方!」廖家鴻說。雖然休閒旅遊可以短暫紓壓,但科技人大部分的時間仍是在高壓環境下度過,廖家鴻的禪修經驗告訴他,唯有禪的力量,可以隨時讓身心保持清淨,快速回復活力、常保「心流」的工作狀態!
他在SoC系統單晶片安全驗證的團隊工作,也參與大部門導入AI工具的評估,都是高度專業,大腦不停切換運作。為了因應這種忙碌的工作環境,他每天早上都會禪定,將脊椎到腦部的氣脈都通暢或明亮以後才去上班。從禪定中得到的能量,讓他足以應付一整天的高壓挑戰。
文/陳羿緻
❤圖文摘錄自禪天下《當高科技人接到高等智慧》,閱讀全文,歡迎訂閱《禪天下數位電子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