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燈古佛 ─ 傳燈授記,光明不滅

燃燈古佛

燃燈古佛
傳燈授記,光明不滅

燃燈古佛是過去莊嚴劫千佛第一尊,也是賢劫千佛的先導,是為釋迦牟尼佛授記的恩師,在佛教有非常崇高的地位。

燃燈古佛是光明的象徵

燃燈古佛(梵名Dīpaṃkara)的「燃燈」二字,來自祂出生時的殊勝景象,《大智度論》記載,燃燈佛降世時,身邊光明普照,如同萬燈齊明,因而得名。

不同的佛經譯本又稱祂為定光佛、錠光佛、然燈佛,無論何種稱呼,都圍繞著「光明」的意涵。

在佛教文化,「燈」象徵智慧與光明;燃燈古佛,正代表著祂以無盡的光明來開啟眾生智慧,消除煩惱業障。

許多供奉緃三世佛的廟宇,在正殿大雄寶殿都會供奉燃燈古佛(左側)、釋迦牟尼佛(正中)、彌勒佛(右側),分別代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

供花與布髮的師徒之緣

燃燈古佛最廣為人知的,是祂為釋迦牟尼佛「授記」的因緣。

據《瑞應經‧卷上》記載,在久遠劫以前,釋迦牟尼佛的前身是名叫善慧童子的修行人,當時燃燈古佛正住世說法,他見到一位王族女子手中拿著稀有的五莖蓮花,雖財力微薄,仍傾盡所有買來五枝,誠心供養燃燈古佛,讓佛深為歡喜。

有一天,善慧童子在路上行走,正巧遇到燃燈佛,他發現地面有一灘污水,心想:「佛若是走過一定會弄髒雙腳」,於是便躺在地上,還用自己的頭髮鋪在污水上,讓佛安然而過。

燃燈古佛見他至誠,便停下腳步,慈悲授記說:「善男子,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預言他將在九十一劫之後的此賢劫時成佛,授釋迦牟尼佛。

授記成佛 不是未來是當下

一般佛經記載,某一尊佛成就時,會蒙某一尊古佛授記,如《金剛經》云:「燃燈佛於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因此很多修行人便誤以為成佛遙不可及,必須等到來世。

然而,《維摩詰所說經》卻給出了更清楚的答案。

經文記載,當十四那由他人(意為數量極多的人)見證了妙喜佛國並發無上菩提心時,釋迦牟尼佛當下就為他們授記,讓大家都可以往生到妙喜佛國。(註)這段經文清楚地告訴我們,授記並非遙不可及的預言,成佛也絕對不是來世,而是可以在當下證得無上菩提。

註:《維摩詰所說經‧見阿閦佛品第十二》:「現此妙喜國時,娑婆世界十四那由他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皆願生於妙喜佛土。釋迦牟尼佛即記之曰:『當生彼國』。」

真正的授記

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師父,對授記則有更究竟的開示:

「釋迦牟尼佛曾經由燃燈古佛授記成佛,但授記過程,不是人與人之間看著眼睛就是授記或印心。印心是佛來跟你印心,而你要去相應、要想辦法接佛光。授記也不是用人相來跟你授記,而是你見證到法身之後,報身自然會來為你授記。」

禪師更進一步指出,燃燈古佛為世尊授記的過程,是世尊深入禪定後,燃燈古佛以「證量光」,也就是大生命光、大智慧光、大超能力的光,直接從世尊的頭頂進入身體,讓祂的身心靈當下全部清淨,當下三身成就。

從佛經到民間

燃燈古佛的形象,不僅停留在佛經之中,也深深融入了民間信仰與文化。

唐宋時期,「定光佛」被民間視為「未來佛」,如彌勒佛般轉世救度眾生,如宋太祖趙匡胤便有定光佛轉世的傳說。

五代末期的歷史人物鄭自嚴,出家後常在閩西武平顯露神蹟,受到百姓與官府的尊崇。圓寂後,他成為「肉身菩薩」,宋朝官方更賜予「定光圓應普慈通聖」大師的封號,正式確立了其為「定光佛」的地位。

此外,燃燈佛也出現在《西遊記》和《封神演義》等古典文學作品。在《西遊記》中,祂被尊稱為「南無燃燈上古佛」,是眾仙佛的首領;而在《封神演義》中,燃燈古佛則被描繪成道教人物,是元始天尊門下十二友之首,李靖的玲瓏寶塔,還是燃燈古佛所贈。

這些故事反映了燃燈古佛在中華文化中的影響力,其崇高的形象,已超越宗教界線,深植人心。

燃燈引路 禪定接佛光

燃燈古佛不只是過去佛,更是引領我們回歸自性光明的導師。

當我們以恭敬、清淨之心深入禪定,與內在的自性佛相應,就能接佛性之光的加持,這股來自宇宙的高次元光能,猶如燃燈古佛遍照十方的慈光,能清淨我們累世的無明業障。

正如燃燈古佛為釋迦牟尼佛授記一樣,不是口頭預言,而是佛光直接進入我們的身心靈,帶領我們走上成佛的光明大道。

訂閱
通知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查看留言

聯絡我們

想深入禪定,與內在的自性佛相應,接佛性之光的加持?

歡迎留下您的聯絡資料,瞭解免費體驗活動資訊,
或直接報名釋迦牟尼佛救世基金會各禪修會館講座。






    釋迦牟尼佛救世基金會各地禪修會館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