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kip to main content
  1. 首頁
  2. >
  3. 禪修見證
  4. >
  5. 一念頓悟,習氣落盡,原來柔軟心比硬脾氣更有力量
禪修見證

一念頓悟,習氣落盡,原來柔軟心比硬脾氣更有力量

By 2025 年 9 月 19 日No Comments
印心佛法禪修見證

釋迦牟尼佛救世基金會草屯禪修會館負責人覺妙群明入門禪修28年,初入門時,是因為醫生宣告他瀕臨洗腎的邊緣,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情姑且一試,沒想到,入門至今不但健康完全恢復,整個人更改頭換面,從一個霸氣的創業老闆,成為一個虛懷若谷的修行人。

俗名林正揚的覺妙群明出生在高雄內門,家中兄弟姊妹6人,只有他是男生。作為家中獨子,他一直有一種扛起家族的責任感。不過,這種凡事拚命的個性,卻讓身邊的人都很怕他,「不但員工怕我,孩子也躲著我,連我家的狗都不敢靠近我。」群明笑說。

民國84(1995)年12月17日,佛祖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師父在桃園舉辦大法會,法會十分盛大,數萬人與會,群明的妹妹林碧珠也在其中。「她告訴我,法會當天原本傾盆大雨,但法會一開始就放晴了,更奇怪的是,體育場內一點雨都沒有,外頭卻還下著毛毛雨。」

當時,群明可能是因為工作接觸化學藥品,手上時常長小水泡,奇癢無比。去看醫生總治不好,每個醫師的診斷都不一樣。就這樣治療了一年,吃了很多藥,身體狀況愈來愈糟,身體檢查時被醫生告知,再如此下去,最快再兩個月就要洗腎!

為了治病,法會後經由妹妹林碧珠的接引,隔年3月,群明報名上禪修課,心中半信半疑。有一次,上課教一指禪,他竟看到手指變得透明、發光,為了驗證不是視覺殘留,回到家練習時,直接把燈關掉,驚覺光的亮度更清晰,進入定的速度更快。有了正向的體驗,他特別認真修禪定,每天早晚都打坐,半年後再去體檢,身體各項指數竟全部都恢復正常!

某次上課禪定下坐後,師資點名他分享見證,這是他第一次做分享。站在台前,他見到眼前一片金光、光海,如此耀眼,甚至看不見台下聽他分享的師兄姐們,分享完,大家都很感動,但他卻不太確定自己講了什麼。下台時別人問他,是如何發願一世成佛的,他才知道自己已經發了這麼大的願心!

然而,入門不久就遇到法難,家人全都勸他離開,但他看新聞覺得百思不解,報導中的事情他從未聽聞,也沒人對他說過類似的事,上課就是修禪定,修放鬆、放空。他心想,自己的命是師父救的,沒理由因為一些未必為真的報導就離開師門,他反而更加堅定了信念。

後來家人與家族能入門,是看到群明的改變,以及群明父母的福報。群明父親二度中風時,醫生發了病危通知,一個因緣下,蒙師父慈悲超度祖先,奇蹟出現,父親又多活了18年!父親往生前半年,做核磁共振等檢查時發現,腦內竟有17個栓塞點,主治醫生說一個栓塞點就是一次中風;在這情況下,父親居然還可以開農用搬運車,日常生活一切如常,實為罕見。

母親雖去世得突然,但走得十分安詳。「在告別式當天,我印證到什麼叫做天降甘露。我家方圓25公尺範圍內下雨,以外的地方卻沒降下半滴雨水。當時已久未下雨,但降雨時雨水中沒有一點灰塵,與常情久未下雨必夾帶灰塵一起落下完全不同。」因為母親走得突然,往生後做檢查,發現腦內有先天良性腫瘤,卻竟然從未影響健康。

印心佛法禪修見證

草屯禪修會館負責人覺妙群明在各地舉辦結緣班(上圖),會館也常赴草屯七股大神木處,做親近大自然禪定(下圖)

除了群明父母的福報,群明本身的改變是讓他家族30多人陸續都入門禪修,並堅定不移的原因。群明說自己以前脾氣很急,「嘴像刀一樣利,傷了很多人都不知道,我是以贖罪的心情在修行。」

群明經營的青鳳生活事業採多角經營,其中網路事業部他曾特別從一家大陸港商公司挖角一位網路行銷高階經理,她曾領導300多人的經營團隊,是一位十足的女強人,同時她也是群明的摯友、法門的師姐,一天,原本預定要外拍,卻發生一件客訴案件;為確保服務品質,群明請她先處理客訴,然後再前往外拍。她依照指令先處理客訴,但處理完後天色已晚,不得不取消外拍。

以老闆的角度,群明認為自己的立場沒錯,卻不知道這件事竟讓這位摯友的心裡產生了罣礙。後來她因為身體健康狀況需要休養而離職了,休養期間,群明對於摯友的關心從未間斷,一路陪伴到臨終。摯友臨終之際曾吐露內心話,群明痛哭懺悔,深感愧疚,並取得對方的諒解。

這位摯友往生前夕在安寧病房裡,她的未婚夫代她打電話給群明,在電話裡,她迴光返照而回憶起往事,開心地對群明說:「今天陽光真好,我們去外拍好不好?」瞬間,群明才明白,這件事在她心中放了那麼久!而他早已忘了當時對她說了什麼話。

「這些時日因為至親好友相繼移民到佛國,印證到佛菩薩與悟覺妙天師父的接引,也真正開悟習性落盡的無比重要!以前我是個非常急性子的人,個性固執又傲慢,常在不知不覺中帶給周遭的親友與貴人極大的傷害而不自知。」他下定決心要戒除自己醜陋的惡性。

群明曾有機緣向悟覺妙天師父請示修行上的問題,「師父,修行是不是每個人都會經過摩天嶺的考驗呢?」

「誰說的?」悟覺妙天師父說。群明回答是看一些佛經講解,因此有此疑問。

「慢心不起,魔就不會來考。習性落盡很重要,只要把壞的習性轉成好的習慣,好的習慣就會轉成好的習性。」師父慈悲地開示。

悟覺妙天師父的開示他謹記於心,在帶領禪學社與領袖社學生,以及開會館當負責人時,他努力讓師兄姐發心,與師父同心同行。

曾有學生問他,自己覺得貪瞋癡慢疑都還好、不嚴重,不知道戒除貪瞋癡慢疑的重要性在哪裡?他回答,其實每個人可以檢視與家人朋友相處時的情形,從家人、朋友感覺不舒服、不愉快的地方改起。當我們改變了,周遭的氛圍就會隨之改變。

「解決問題要先找到問題的源頭,這樣才能治本。」而自己的習性就是問題的源頭;當我們覺得諸事不順時,自我檢討是改變現狀最有效的方法。

初入門時,群明因為業務能力較好,禪修在「行」的方面比較得心應手,甚至以為只有行的功德重要,因而常忽略禪定。

要修禪定,首先要做到持戒,師父開示的「心常平,平常心,就是在提醒我們持戒的重要。」他從親身的經驗發現,持戒下功夫的多少,與禪定入定的速度、深度、層次與維度息息相關。

群明說,自己最大的罩門就是脾氣大,有一天,他對此驚醒並下定決心改變時,當天晚上禪定不但快速入定,而且接觸到前所未有的禪定經驗。「進入的不是只有一個空間,同步在變化、速度很快,光不是以前那種初離相時那些光的變化,而是極多重、極美的光,甚至也不是像極光那樣,難以形容,有點像在科幻電影中,也完全沒有身體的束縛…。」

群明深深感恩悟覺妙天師父讓他從內心到身體的蛻變與重生,以前他憑著一己之力闖下一番事業,如今,他有了師父這尊宇宙間無上的「靠山」,他發願要與師父同心同行,一同實現地球佛國大家庭。

文 / 謝璦竹  圖片提供 / 覺妙群明

圖文摘錄:禪天下雜誌

相 關 推 薦

訂閱
通知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查看留言
0
您有什麼想法嗎?請留言x